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脑炎抽搐怎么办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脑炎抽搐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脑炎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控制脑水肿、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小儿脑炎抽搐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电解质紊乱、脑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脑炎抽搐发作时需立即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家长需解开患儿衣领,避免颈部受压,同时禁止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硬物到口腔。若出现呼吸暂停或面色青紫,应立即就医进行气管插管等急救处理。

2、物理降温

高热可能加重抽搐,家长需用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水灌肠等刺激性方法。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3、抗惊厥药物

地西泮注射液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快速终止抽搐发作,苯巴比妥钠注射液适用于反复抽搐的维持治疗,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可用于预防癫痫复发。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家长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4、控制脑水肿

20%甘露醇注射液能快速降低颅内压,缓解因脑组织水肿引起的抽搐,需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呋塞米注射液可协同脱水,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严重脑水肿可能需联合使用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瞳孔变化。

5、预防并发症

抽搐持续状态可能导致脑缺氧损伤,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家长需记录抽搐发作时间和表现,协助医生评估病情。恢复期应避免声光刺激,保证营养摄入,定期复查脑电图评估神经系统恢复情况。

小儿脑炎抽搐急性期需立即送医,恢复期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剧烈活动诱发抽搐复发。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脑脊液等指标,若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手卫生,接种乙脑疫苗等可降低感染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腺病毒感染严重吗

腺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属于自限性疾病,严重程度与感染者年龄、免疫状态有关,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结膜炎等症状,婴幼儿及免疫缺陷者可能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1.轻症表现

健康人群感染后多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咽痛、流涕,病程约7-10天可自愈,无须特殊治疗。

2.中症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持续高热、咳嗽气促,需对症使用布洛芬、氨溴索等药物缓解症状。

3.重症预警

免疫低下者可能出现重症肺炎、脑炎或多器官衰竭,需住院接受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及呼吸支持。

4.特殊人群

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发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需密切监测血氧及呼吸频率。

感染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