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腹股沟疝怎么治疗好得快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腹股沟疝怎么治疗好得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腹股沟疝可通过手法复位、疝气带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腹股沟疝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

适用于可复性疝早期,由专业医生通过外力将疝内容物推回腹腔。操作需在患者放松状态下进行,避免暴力导致肠管损伤。复位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腹痛加剧或呕吐等肠梗阻表现,若复位失败或出现嵌顿需立即手术干预。

2、疝气带固定

通过外部压力装置暂时阻止疝块突出,适用于年老体弱无法耐受手术者。需每日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防止压疮发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仅作为过渡性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手术根治。

3、腹腔镜疝修补术

采用人工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复发率低于传统手术。需注意术后可能出现阴囊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慎用该术式。

4、开放疝修补术

包括Bassini、Shouldice等传统术式,直接缝合缺损组织。适用于巨大疝或复发疝病例,术后需卧床3-5天。可能发生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后遗症,需配合镇痛药物和抗感染治疗。

5、日常护理

控制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肥胖患者需减重,可进行腹肌锻炼增强腹壁强度。术后三个月内使用腹带支撑,定期复查评估复发风险。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两周内避免淋浴。饮食选择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循序渐进恢复日常活动,术后一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出现发热、切口渗液或疝复发迹象时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显示,规范治疗后90%以上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前瘘管手术步骤

耳前瘘管手术可通过局部麻醉下切除瘘管、缝合创口等方式治疗。手术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反复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流脓等症状。 1、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进行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医生会评估瘘管的位置、深度及感染情况,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瘘管走向。患者需告知医生过敏史及用药情况,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 2、麻醉方式: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注射液浓度1%-2%,注射于瘘管周围组织。麻醉起效后,患者可保持清醒状态,但不会感到疼痛。麻醉效果通常持续1-2小时,足以完成手术。 3、瘘管切除:医生沿瘘管走向切开皮肤,仔细分离瘘管与周围组织,确保完整切除瘘管及分支。切除范围需包括瘘管开口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以减少复发风险。术中注意保护邻近的面神经分支,避免损伤。 4、创口缝合:切除瘘管后,医生会彻底止血并冲洗创面,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皮下组织,表皮则使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缝合时注意对齐皮缘,减少瘢痕形成。术后创口覆盖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5、术后护理:术后24小时内需保持创口干燥,避免沾水。医生会开具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500mg,每日3次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片400mg,每6小时一次。术后7-10天拆线,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需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促进伤口愈合。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压迫手术部位。保持创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及有无复发迹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