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热射病发病早期的症状有什么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热射病发病早期的症状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热射病早期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发红干燥、肌肉痉挛、意识模糊。这些表现提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需立即干预防止进展为多器官衰竭。

1、头晕头痛:

早期核心体温超过38℃时,脑血管扩张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头痛,伴随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部分患者会描述为"头部沉重感",此时若未脱离高温环境,症状会进行性加重。

2、恶心呕吐:

高温引起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反复干呕或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常伴有上腹部绞痛与食欲丧失。

3、皮肤发红干燥:

典型表现为颜面潮红伴触之灼热,但无汗液分泌。这是由于汗腺衰竭导致散热机制失效,皮肤温度可达39℃以上,触摸时有"烤火感"。婴幼儿可见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4、肌肉痉挛:

大量出汗导致钠离子丢失引发痛性抽搐,常见于腓肠肌、腹直肌等大肌群。痉挛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30秒至2分钟,肌肉触摸坚硬如木板,发作间隙期仍有明显压痛。

5、意识模糊: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谵妄、嗜睡或烦躁不安,表现为时间地点定向力障碍、胡言乱语或异常安静。此时体温多已超过40℃,可能伴随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系统症状。

发现疑似热射病早期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后用凉水擦拭大动脉走行区域(颈部、腋窝、腹股沟)。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水浸泡,以免诱发寒战加重产热。可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在高温天气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11:00-15:00时段外出,穿着浅色透气衣物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空调环境下需警惕非劳力型热射病,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6-28℃为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扩张性心肌病遗传特点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疾病,其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家族性遗传倾向、基因突变多样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线粒体遗传和基因多态性。 1、家族性遗传:扩张性心肌病在家族中呈现聚集性,约30%的患者有家族史。家族性病例通常由单基因突变引起,如LMNA、MYH7等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家族性病例的遗传模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存在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的情况。 2、基因突变:扩张性心肌病与多种基因突变相关,包括编码心肌细胞结构蛋白、离子通道蛋白和代谢相关蛋白的基因。常见的突变基因有TTN、MYH7、TNNT2等,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或能量代谢障碍。基因突变的多样性使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 3、常染色体显性:大多数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例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即携带一个突变基因拷贝即可发病。常见的显性遗传基因包括LMNA、MYH7、TNNT2等。这类遗传模式的特点是患者子女有50%的概率继承突变基因并发病,且发病年龄较早,病情进展较快。 4、线粒体遗传:部分扩张性心肌病病例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表现为母系遗传。线粒体DNA突变可能导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心脏功能。线粒体遗传的特点是母亲将突变基因传递给所有子女,但只有女儿能将突变基因继续传递给下一代。 5、基因多态性:除了单基因突变外,扩张性心肌病还与基因多态性相关。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对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例如,AC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策略的制定。 扩张性心肌病的遗传特点复杂多样,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和遗传模式。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遗传风险。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如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运动方面,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遵医嘱服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