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儿童夜间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挖鼻习惯、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出血频率并保持室内湿度。
1. 鼻腔干燥冬季暖气或空调环境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家长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保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
2. 挖鼻习惯儿童手指频繁刺激鼻前庭区易损伤黏膜血管。家长需及时修剪孩子指甲,转移注意力纠正不良习惯。
3. 过敏性鼻炎可能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有关,表现为阵发性喷嚏伴鼻痒。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
4. 鼻中隔偏曲先天发育异常导致鼻腔气流紊乱,黏膜易结痂出血。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严重者可能需鼻内镜下矫正手术。
夜间突发鼻血时家长应让孩子坐位前倾,捏住鼻翼压迫止血,若出血持续超过1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小孩扁桃体发炎可能传染他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共用物品等途径,病原体多为病毒或细菌。
1、飞沫传播:患儿咳嗽、打喷嚏时释放含病原体的飞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家长需佩戴口罩并指导孩子遮挡口鼻。
2、直接接触:接触患儿分泌物后未洗手即触摸口鼻,易导致传播。家长需督促孩子勤洗手,避免亲密接触。
3、共用物品:餐具、玩具等物品沾染病原体后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家长需对患儿用品单独消毒,避免交叉使用。
4、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更易被传染。家长需注意隔离患儿,加强易感者的营养补充和防护。
患儿发病期间应居家休息,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恢复后及时更换牙刷等个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