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传导阻滞属于心脏电活动异常,但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脏病。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类型,主要与心肌缺血、心肌炎、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
1、电生理异常
传导阻滞本质是心脏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属于心律失常范畴。正常心脏电信号从窦房结发出后需经房室结下传至心室,当传导通路出现障碍时即形成阻滞。这种电活动异常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伴随器质性心脏病发生。
2、功能性改变
轻度传导阻滞常见于健康人群,如运动员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者可能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类情况多属于生理性改变,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心电图复查即可。某些药物作用或电解质紊乱也可导致可逆性传导异常。
3、器质性病变
中重度传导阻滞常提示心肌存在病理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可能损伤传导系统,风湿性心脏病可引起房室结纤维化,这些器质性病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
4、症状表现
一度传导阻滞通常无症状,二度阻滞可能出现心悸或乏力,三度阻滞可导致严重心动过缓甚至晕厥。伴随胸闷气促等症状时,需警惕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准确评估阻滞程度。
5、预后差异
单纯传导阻滞的预后取决于类型和病因,一度阻滞极少进展,二度莫氏I型预后较好,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危及生命。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需长期随访,必要时进行血运重建或抗心衰治疗以改善预后。
确诊传导阻滞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工作,注意监测心率变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心血管健康,适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可能改善传导功能。吸烟饮酒会加重心肌损伤,需严格戒除。出现头晕黑朦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由心内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起搏器治疗。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