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艾滋病在急性感染期的主要症状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滋病在急性感染期的主要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持续1-3周自行缓解。

1. 发热

约80%感染者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可能伴有畏寒或盗汗,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2. 咽痛

咽部充血水肿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见口腔黏膜白斑,提示病毒正在大量复制侵袭黏膜组织。

3. 皮疹

躯干和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无瘙痒或轻度瘙痒,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和淋巴细胞浸润,是病毒血症的皮肤表现。

4. 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主,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有压痛,属于免疫系统激活的反应性增生。

急性期症状易与流感混淆,若发生高危行为后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HIV核酸检测或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发生体液接触,保证充足营养摄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长期与家人生活可以吗

艾滋病患者长期与家人共同生活是可行的,主要与规范服药、避免血液暴露、日常接触防护、定期随访等因素有关。

1、规范服药:

坚持抗病毒治疗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大幅降低传染风险。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2、避免血液暴露:

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伤口需及时包扎。病毒通过破损皮肤黏膜传播概率较高。

3、日常接触防护:

共用餐具、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病毒。患者分泌物污染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4、定期随访:

每3-6个月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出现机会性感染需及时就医。

家属应学习艾滋病防护知识,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共同营造无歧视的家庭环境。建议定期进行全家HIV检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