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艾滋病血液离体后还传染吗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滋病血液离体后还传染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病毒在离体血液中的存活时间较短,一般离开人体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失去传染性,实际传染风险受到环境温度、血液量、病毒载量、暴露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1. 环境温度:

高温会加速病毒失活,20-25℃环境下病毒可存活数小时,4℃冷藏环境中可能存活1-2天,零下70℃冷冻条件可长期保存病毒活性。

2. 血液量:

大量血液形成血块或干燥速度较慢时,内部病毒存活时间延长。干燥的血液斑点中病毒通常在几分钟内失活。

3. 病毒载量:

晚期艾滋病患者血液中病毒载量较高时,离体后传染窗口期可能略长于病毒载量低者,但差异不明显。

4. 暴露方式:

针头内残留血液因形成封闭环境,病毒存活时间可达数天,但通过干燥物体表面接触传播的概率极低。

日常接触干燥环境下的离体血液无须过度恐慌,但医务人员处理新鲜血液或针头时仍需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进行阻断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长期与家人生活可以吗

艾滋病患者长期与家人共同生活是可行的,主要与规范服药、避免血液暴露、日常接触防护、定期随访等因素有关。

1、规范服药:

坚持抗病毒治疗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大幅降低传染风险。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2、避免血液暴露:

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伤口需及时包扎。病毒通过破损皮肤黏膜传播概率较高。

3、日常接触防护:

共用餐具、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病毒。患者分泌物污染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4、定期随访:

每3-6个月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出现机会性感染需及时就医。

家属应学习艾滋病防护知识,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共同营造无歧视的家庭环境。建议定期进行全家HIV检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