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结肠癌晚期腹腔转移是指癌细胞从结肠原发灶扩散至腹膜及其他腹腔器官的终末期表现,通常伴随严重腹痛、肠梗阻、腹水等症状。病情已进入不可逆阶段,需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控制进展。
1. 转移机制
癌细胞通过直接浸润突破结肠浆膜层,或经淋巴管、血管播散至腹腔。腹膜丰富的血供和淋巴网络为转移提供条件,癌细胞可种植于大网膜、肠系膜、肝脏表面等部位。转移灶释放炎性因子刺激腹膜,导致渗出性腹水形成。
2. 典型症状
持续加重的脐周或全腹钝痛是主要表现,肠管受侵可引起呕吐、便秘等梗阻症状。大量腹水导致腹胀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低热、消瘦等恶病质体征。查体可触及固定质硬的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
3. 诊断方法
增强CT可见腹膜增厚、结节及腹腔游离液体,PET-CT能识别代谢活跃的转移灶。腹腔穿刺抽吸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检出癌细胞可确诊。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常显著升高。
4. 治疗原则
以姑息治疗为主,腹腔热灌注化疗可局部控制病灶,全身化疗方案常用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抑制血管生成。顽固性肠梗阻需行肠造瘘术缓解症状。
5. 预后情况
中位生存期通常不足12个月,5年生存率极低。疼痛控制需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等强阿片类药物,腹水引流后腹腔注射顺铂注射液可延缓复发。营养支持推荐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维持机体代谢。
患者应每2-4周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高纤维食物加重肠梗阻风险。家属需学习腹部按摩缓解胀痛,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疼痛评分超过4分时需及时调整镇痛方案,临终关怀重点在于改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