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急性肾炎可通过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入量、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护理。急性肾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以减少肾脏负担,待水肿消退、血压稳定后可逐渐恢复活动。卧床时建议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压疮。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翻身及肢体活动。
2、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水肿严重时可短期采用无盐饮食,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等调味替代食盐。合并高血压时需同步限制钠盐。
3、控制液体入量
根据尿量调整每日饮水量,通常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记录摄入量,避免汤粥、水果等隐性液体过量。少尿期需严格限制水分,多尿期注意补充电解质。
4、预防感染
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感染者需佩戴口罩。若出现咽痛、发热等感染征兆,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
5、监测生命体征
每日测量血压、体重并记录,观察水肿程度变化。注意尿液颜色和尿量,出现茶色尿或无尿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急性肾炎护理期间应提供低蛋白、高热量饮食,如藕粉、麦淀粉等主食搭配新鲜蔬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散步等轻度活动。严格遵医嘱用药,禁用肾毒性药物,定期随访至尿检完全正常。保持环境通风干燥,注意保暖防潮,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