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小孩鼻息肉能药物治疗吗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鼻息肉能药物治疗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黄鸿江
黄鸿江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小孩子鼻息肉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大部分小朋友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也有一少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比较重的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掏耳朵掏出血怎么办

掏耳朵掏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消毒处理、避免再次刺激、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掏耳朵出血通常由外耳道损伤、外耳道炎、鼓膜穿孔、凝血功能障碍、外耳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掏耳朵出血后应立即停止掏耳动作,用干净棉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5-10分钟。外耳道皮肤较薄,血管丰富,轻微损伤即可导致出血。压迫止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避免用纸巾或异物反复擦拭,防止继发感染。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需尽快就医。

2、消毒处理

出血停止后可用医用碘伏棉签轻柔消毒外耳道,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外耳道炎或皮肤破损时,消毒可降低细菌感染概率。消毒后保持耳道干燥,72小时内避免进水。若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加重,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3、避免再次刺激

出血后一周内禁止掏耳、游泳或佩戴入耳式耳机。外耳道损伤修复需要时间,反复刺激可能加重炎症或引发继发性感染。日常清洁可用温水冲洗外耳廓,避免将任何工具伸入耳道。耳垢具有自洁功能,过度清理反而会破坏耳道微环境。

4、观察症状

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或持续疼痛。鼓膜穿孔可能导致听力异常,外耳道肿瘤可能表现为反复出血伴耳闷感。若出血伴随黄色分泌物或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耳内镜检查和分泌物培养。

5、及时就医

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出现耳出血应尽早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耳镜检查明确损伤位置,严重者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多数可自愈,但大面积穿孔需手术修补。外耳道肿瘤需活检明确性质后制定治疗方案。

日常应纠正掏耳习惯,耳垢过多时可定期到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清理。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避免使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品掏耳,儿童出现耳出血家长应立即带其指甲并就医检查。若既往有中耳炎或耳部手术史,掏耳前应咨询医生建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