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治疗卵巢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穿刺抽吸、腹腔镜手术等方式干预。卵巢囊肿通常由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生理性囊肿多为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可能与激素波动有关,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3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2、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与经血逆流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不孕,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屈螺酮炔雌醇片、亮丙瑞林等药物抑制病灶进展。
3、穿刺抽吸单纯性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压迫邻近器官,表现为腹胀尿频,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囊液,但存在复发概率。
4、腹腔镜手术肿瘤性囊肿可能与细胞异常增殖有关,通常伴随CA125升高,需通过腹腔镜行囊肿剥除或附件切除术,术后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日常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若出现剧烈腹痛或囊肿短期内增大需立即就医。
胎盘覆盖宫颈口多数情况下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导致前置胎盘、产前出血、胎儿缺氧、分娩困难等并发症。
1、前置胎盘胎盘完全或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妊娠中晚期易发生无痛性阴道出血,需通过超声确诊并严格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
2、产前出血胎盘边缘血管破裂或剥离会引起突发性出血,出血量多时需紧急输血,并提前进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3、胎儿缺氧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胎盘灌注不足,需定期胎心监护,出现胎儿窘迫时需立即吸氧并提前分娩。
4、分娩困难自然分娩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通常建议孕38周左右择期剖宫产,术中需备血并做好抢救准备。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每周监测胎盘位置变化,出现阴道流血或宫缩需立即住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