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女童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会阴部不适,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发热。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尿路结构异常或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女童尿道炎早期常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较少,伴有难以控制的急迫感。这与尿道黏膜受刺激后敏感性增高有关,可能伴随下腹坠胀感。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频繁上厕所或出现尿湿裤子现象,同时应督促其保持每日饮水量,避免憋尿。
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是典型症状,幼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抗拒排尿。疼痛多因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排尿时尿液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家长可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缓解不适,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产品,并及时收集尿液送检。
部分患儿可见外阴部潮红肿胀,尤其小阴唇内侧及尿道口周围明显,可能伴有异常分泌物。这种情况多与细菌性感染相关,家长需每日用流动温水从前向后轻柔冲洗,更换纯棉内裤,切勿强行擦拭或使用护垫。
当炎症累及膀胱或肾脏时,可能出现38℃以上发热、尿液浑浊或肉眼血尿,提示病情进展。这类情况可能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致病菌有关,需立即就医进行尿培养检查。家长应记录体温变化,发热期间给予物理降温并补充电解质。
部分幼儿仅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或夜间遗尿加重,可能与支原体感染或过敏因素相关。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抓挠会阴部、拒绝坐姿等异常行为,必要时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先天性畸形。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帮助女童养成从前向后擦拭的习惯,选择透气棉质内衣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或泳衣长时间包裹。饮食上增加蔓越莓汁等富含原花青素的食物,减少高糖饮料摄入。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反复发作,建议进行泌尿系统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