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肝吸虫病通常无法自行痊愈,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消灭寄生虫,同时还需避免进一步感染,针对病情提供饮食调整和环境防治措施。
1肝吸虫病的原因: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系统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途径是误食了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淡水鱼和虾,比如生鱼片或未完全煮熟的水产品。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停留在胆管内生长繁殖,破坏胆管内膜,诱发炎症,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肝胆系统疾病。
2肝吸虫病能否自愈:
肝吸虫感染后,寄生虫通常不会被人体免疫系统完全清除。若不进行治疗,寄生虫会长期存在于体内,引发慢性胆管炎、胆结石、肝纤维化,甚至是胆管癌。肝吸虫病一般不能自愈,病情缓解需要积极治疗和预防措施。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常用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肝吸虫病的一线药物,治疗剂量需根据个人体重和感染程度由医生调整。氯硝柳胺则用来替代特定患者,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外科干预: 若肝吸虫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胆管堵塞、胆管扩张或胆总管结石,可能需进行胆管引流术或胆道镜手术治疗。
辅助疗法: 在药物治疗后,可通过调节饮食搭配促进身体恢复,避免高脂饮食以减少肝胆负担,同时增加高纤维食物如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帮助改善肠道健康。
4防治建议:
1避免生吃或半熟的淡水鱼虾,食用这些水产品时应彻底煮熟;2加强水源和食物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定期体检,尤其是在肝吸虫病高发地区生活的人群。
肝吸虫病无法自然痊愈,需要依赖药物和辅助疗法来清除寄生虫。如果出现消化不适、黄疸或其他慢性症状,应尽早就医诊断和治疗,避免因延误导致并发症。预防才是关键,请注意养成安全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