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急性期时间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肌梗死急性期时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建军
高建军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心肌梗死急性期时间通常为发病后的最初几小时至几天,是治疗和干预的关键阶段。急性期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心肌血流,减少心肌损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发病初期:心肌梗死急性期通常从症状出现开始计算,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这一阶段是心肌缺血最严重的时期,需要立即就医。
2、黄金救治时间:急性期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前6小时,这段时间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或介入手术效果最佳,能显著降低心肌坏死的程度。
3、住院监护期:急性期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ICU或心脏监护病房CCU进行密切监测,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4、药物干预:急性期治疗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300mg、抗凝药物如肝素5000IU、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50mg等,以稳定病情,减少心肌损伤。
5、康复过渡期:急性期结束后,患者进入亚急性期和康复期,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继续服用药物,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需特别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确保病情稳定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梗死类型及特点

心肌梗死主要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种类型,其特点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的不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多由冠状动脉部分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心电图无ST段抬高,治疗以药物稳定斑块和改善心肌供血为主。 1、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心电图表现为ST段明显抬高。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替奈普酶可迅速溶解血栓,介入治疗则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 2、非ST段抬高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部分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心电图无ST段抬高。患者症状可能较轻,但仍需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抗凝药物如肝素,以稳定斑块和改善心肌供血。 3、发病机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多由冠状动脉部分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的差异。 4、临床表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可能较轻。两者的临床表现不同,需通过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5、治疗方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以药物稳定斑块和改善心肌供血为主,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使用。 心肌梗死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遵医嘱服药,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