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糖尿病是否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取决于分型与病情进展,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或阶段性胰岛素治疗控制。
1、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须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2、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联合饮食运动管理控制血糖,此阶段通常无须长期注射胰岛素。
3、2型糖尿病进展期当出现口服药失效、急性并发症或手术应激等情况时,需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稳定后可调整回口服方案。
4、特殊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为快速控制高血糖对胎儿的影响,多数患者需暂时使用胰岛素,分娩后多数可停用。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并复查胰岛功能,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低血糖预防与均衡饮食。
糖尿病足治愈后存在复发可能,复发风险与血糖控制不佳、足部护理不当、血管病变进展、感染未彻底清除等因素密切相关。
1. 血糖波动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障碍。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
2. 护理疏忽未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未及时处理微小伤口可能引发感染。建议每日检查足部,使用温和清洁剂,穿着透气鞋袜。
3. 血管恶化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会导致足部缺血坏死。可进行血管超声评估,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改善循环。
4. 感染残留深部组织感染未完全清除可能复发。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患者应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每3个月进行足部专科检查,避免赤足行走,发现红肿破溃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