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一岁宝宝eb病毒引起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岁宝宝eb病毒引起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一岁宝宝EB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输血支持、预防出血、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EB病毒感染可能由免疫系统未成熟、接触病毒携带者、母婴传播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EB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颗粒等抑制病毒复制。这类药物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避免用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抗病毒治疗需在明确活动性感染证据后启动,对免疫功能正常患儿可能效果有限。

2、免疫调节

重症病例可考虑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通过中和病毒和调节免疫反应改善血小板减少。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片可用于抑制过度免疫反应,但需权衡继发感染风险。免疫调节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

3、输血支持

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或有活动性出血时,需输注ABO血型匹配的血小板悬液。输血前应筛查CMV阴性血液制品,避免继发感染。反复输血可能产生同种抗体,建议采用白细胞滤过技术减少输血次数。

4、预防出血

避免剧烈活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黏膜。鼻出血时可压迫鼻翼并冷敷,消化道出血需禁食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护理时动作轻柔,定期检查皮肤有无瘀点瘀斑等出血征象。

5、定期监测

每周检测血常规观察血小板动态变化,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排除其他血液疾病。恢复期每1-2个月复查EB病毒抗体和DNA载量。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出血倾向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嗜睡或出血加重立即就医。

家长应保持宝宝充足休息,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肉泥、蒸蛋等补充营养。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EB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但血小板持续低下超过3个月需排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可能。所有治疗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宫颈已经软了催产要多久生

宫颈软化后催产到分娩通常需要6-48小时,具体时间与宫缩强度、胎位、产道条件等因素相关。

宫颈软化是分娩启动的重要标志,此时子宫颈管缩短变软为胎儿娩出做好准备。若宫缩规律且强度足够,初产妇多在12-24小时内完成分娩,经产妇可能缩短至6-12小时。此阶段医生会持续监测胎心变化和宫缩频率,必要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加强宫缩。产程进展与骨盆宽度、胎儿大小直接相关,当出现胎头下降停滞或宫口扩张延缓时,可能需要调整催产方案。

宫颈软化后若宫缩乏力或胎位异常,分娩时间可能延长至24-48小时。这种情况常见于子宫肌纤维协调性差、胎儿枕后位等,需通过改变体位或人工破膜促进产程。超过48小时未分娩需评估是否转为剖宫产,避免发生胎儿窘迫或感染风险。期间需密切观察羊水性状和孕妇生命体征,出现发热或胎心异常应立即干预。

建议保持自由体位活动加速胎头下降,摄入易消化食物维持体力,同时配合拉玛泽呼吸法缓解疼痛。若破水超过12小时未临产或出现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等异常,须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