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新生儿外耳廓畸形可通过体位矫正、物理矫形器、手术修复、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该畸形通常由宫内压迫、遗传因素、软骨发育异常、产道挤压等原因引起。
1、体位矫正睡眠时调整头部偏向健侧,避免持续压迫畸形耳廓。适用于轻度耳廓形态异常,需家长每日观察耳廓形态变化。
2、物理矫形器出生后2周内使用耳模矫形器效果最佳。通过持续力学塑形纠正耳轮、对耳轮等结构异常,治疗周期约4-8周。
3、手术修复严重耳廓缺损或软骨畸形需耳廓成形术,常见术式包括肋软骨移植术、局部皮瓣修复术。建议6岁后待耳廓发育基本完成时进行。
4、定期随访每3个月评估耳廓生长情况,监测听力发育。合并小耳畸形者需进行颞骨CT检查排除中耳结构异常。
建议家长避免自行调整矫形器,哺乳时减少患侧受压,发现耳廓红肿渗液需立即就诊。多数非综合征型耳廓畸形经早期干预可获得满意外观。
小孩总是揉眼睛可能由困倦疲劳、异物刺激、过敏性结膜炎、倒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清洁眼部、抗过敏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
1、困倦疲劳儿童用眼过度或睡眠不足时易揉眼,家长需规律作息时间,保证每天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2、异物刺激灰尘、睫毛等异物进入眼睛会导致揉眼,家长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持续不适需就医排除角膜损伤。
3、过敏性结膜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眼痒红肿,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同时远离过敏环境。
4、倒睫睫毛逆向生长摩擦眼球,轻度可用人工泪液缓解,严重者需电解毛囊术矫正,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流泪畏光应及时就诊。
日常注意保持儿童手部清洁,避免用力揉眼加重刺激,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减少尘螨滋生,持续症状超过3天或伴随分泌物增多需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