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甲亢治疗后如何治疗转氨酶升高?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亢治疗后如何治疗转氨酶升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甲亢治疗后转氨酶升高可通过调整抗甲状腺药物、保肝治疗、营养支持、定期监测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等方式干预。转氨酶升高可能与药物性肝损伤、甲亢本身代谢异常、合并脂肪肝等因素有关。

1、调整抗甲状腺药物

甲亢常用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可能引起肝酶异常。若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考虑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为肝毒性较小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药物调整需由内分泌科医生根据甲状腺功能结果综合评估,避免自行减药导致甲亢复发。

2、保肝治疗

遵医嘱使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可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合并胆汁淤积时可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保肝治疗期间需每2-4周复查肝功能,观察转氨酶下降趋势,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

3、营养支持

高蛋白、低脂饮食有助于肝细胞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避免摄入酒精、霉变食物等肝毒性物质。合并肥胖或脂肪肝患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通过有氧运动改善代谢紊乱。

4、定期监测

治疗初期每1-2周检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稳定后延长至4-8周监测一次。若转氨酶持续超过正常值3倍或出现黄疸,需立即停药并住院治疗。同时监测甲状腺功能,防止甲亢控制不足加重代谢负担。

5、调整治疗方案

对药物不耐受或肝功能持续异常者,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需评估肝脏代偿能力,术后补充甲状腺激素时注意调整剂量,避免药物性肝损伤再次发生。

甲亢合并转氨酶升高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肝病症状时及时复诊,不可擅自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或保肝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低血糖指标是多少

低血糖的指标通常指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低血糖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药物副作用等。血糖水平过低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低血糖的预防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1、饮食不规律:长时间未进食或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建议定时定量进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应充足,避免长时间空腹。低血糖时,可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等,快速提升血糖水平。 2、过度运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可能消耗大量血糖,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应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注意监测血糖水平。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糖分。 3、药物副作用:某些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血糖过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药物过量。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咨询 4、酒精摄入:大量饮酒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低血糖。建议控制饮酒量,尤其是空腹时避免饮酒。低血糖时,应立即停止饮酒并补充糖分。 5、疾病因素:肝脏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等疾病可能影响血糖调节。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监测血糖。若低血糖反复发生,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日常生活中,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运动方面,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过度运动。护理上,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若低血糖症状频繁或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