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做完皮试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完皮试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武恩翠
武恩翠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技师
做完皮试后需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抓挠刺激皮试部位,并注意身体不适信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皮试是为检测个体对特定药物或物质的过敏反应,因此后续观察很重要,以确保安全使用相应药物或进行进一步治疗。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及应对措施:
1、观察皮肤反应
皮试之后,通常需要在20-30分钟内由医护人员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变化,例如是否出现红肿、硬结或丘疹等过敏反应。如果有明显变化,这提示可能是阳性反应,应警惕对药物过敏的风险。在离开医院后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自行观察,部分迟发性过敏可能会在数小时后出现。如果皮肤反应持续加重,例如局部刺痒、红肿扩散或出现全身症状如荨麻疹、呼吸困难,请立即就诊。
2、避免刺激皮试部位
皮试部位通常在前臂内侧,可能会伴随轻微瘙痒或不适感,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切记不要揉搓、抓挠或使用刺激性药物擦拭局部,以免加重皮肤炎症或干扰判断结果。日常生活中也应该避免让皮试部位接触污水或化学物质,以降低感染风险。通过良好的局部护理,可以尽量减少不适。
3、警惕全身不良反应
虽然皮试反应通常仅限于局部,但极少部分人可能会因为严重过敏导致全身性症状,例如发热、头晕、胸闷甚至过敏性休克。如果在皮试后感觉不适,尤其是伴随呼吸加快、血压下降等反应,应迅速联系医生并寻求急救。
4、注意复查和后续治疗
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寻找替代药物,避免再次使用该类药物。对未发生反应的药物,也需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方法进行后续注射或用药,不可自行更改治疗方案。对过敏体质的人群,有必要提供全面的过敏史信息给医护人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皮试是确保药物使用安全的重要步骤,完成后密切关注自身状况非常关键。注意皮试部位的保护,及时报告任何异常反应,并按照医生指示进行后续治疗,是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体温要隔多久量第二次

体温测量间隔时间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主要分为常规监测、疾病监测和特殊人群监测三种情况。常规监测通常建议间隔4小时,疾病监测可缩短至2小时,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或老年人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1、常规监测:对于健康人群的日常体温监测,通常建议每4小时测量一次。这种频率可以避免过度测量带来的不便,同时也能有效捕捉体温的波动。测量时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早晨起床后、中午、下午和晚上睡前是较为合适的测量时间点。 2、疾病监测:当出现发热症状时,体温监测频率应适当提高。建议每2小时测量一次,以便及时发现体温变化,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测量时注意选择同一部位,如腋下或口腔,以确保数据可比性。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特殊人群:婴幼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测量频率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婴幼儿建议每3小时测量一次,老年人则可根据健康状况每4-6小时测量一次。测量时注意使用适合的体温计,如婴幼儿可使用耳温枪,老年人可选择电子体温计。 4、运动后监测:剧烈运动后体温可能出现短暂升高,建议运动后30分钟再测量体温,以避免测量误差。运动后测量体温有助于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若体温持续偏高,需注意是否存在脱水或其他健康问题。 5、用药后监测:服用退烧药物后,体温监测频率可适当增加。建议每1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稳定。测量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趋势,若体温未下降或持续升高,需及时咨询用药后监测有助于评估药物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日常体温监测需结合饮食、运动和护理进行综合管理。饮食上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建议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保暖或受凉,定期清洁体温计,确保测量结果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