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血肿是什么样子的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血肿是什么样子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血肿主要表现为头部皮下局部肿胀,常见于产道挤压或器械助产,通常表现为柔软肿块、皮肤颜色正常或轻微淤青,多数在数周内自行吸收。

1、外观特征

血肿部位呈现边界清晰的半球形隆起,触感柔软有波动感,皮肤表面无破损,初期可能伴有轻微淤青,后期逐渐转为黄色。

2、常见部位

多发生于头顶部单侧或双侧顶骨区域,少数出现在枕骨部位,与胎头受压位置直接相关。

3、伴随表现

通常无其他异常症状,偶见轻度贫血,极少出现烦躁或拒食,若伴随呕吐或嗜睡需警惕颅内出血。

4、发展过程

出生后24小时内逐渐增大,48小时达高峰,2-3周开始缩小,多数4-8周完全吸收,钙化硬结罕见。

家长需每日观察血肿大小变化,避免局部按压,哺乳时减少患侧卧位,若8周未消退或出现发热需就医复查头颅超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有什么危害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危害,病情发展从轻到重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 心律失常

缺损导致心脏血流异常可能引发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轻度可通过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药物控制,严重者需射频消融术。

2. 肺动脉高压

长期左向右分流增加肺循环压力,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咯血等症状,需使用波生坦、西地那非等靶向药物延缓进展。

3. 心力衰竭

心脏负荷持续加重最终导致心室功能衰竭,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强心利尿治疗并考虑手术修补。

4. 艾森曼格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不可逆时出现右向左分流,表现为紫绀、杵状指等缺氧症状,此时已失去手术机会,仅能对症支持治疗。

建议确诊患者定期心超随访,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活动耐力下降或紫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时机。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