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克罗恩病和肠易激有什么区别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克罗恩病和肠易激有什么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胃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克罗恩病属于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由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通常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相关,症状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为主,但无器质性病变。

1、病因差异

克罗恩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肠道组织、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有关,病变可累及胃肠全层,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多与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心理因素相关,肠道黏膜无结构性损伤,属于功能性异常。

2、症状特点

克罗恩病常出现持续性腹痛、腹泻(可能带血或黏液)、发热、疲劳及体重下降,严重时伴随肠梗阻或瘘管形成。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以阵发性腹痛为主,排便后缓解,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但无发热或明显消瘦,症状多与饮食或情绪波动相关。

3、诊断方法

克罗恩病需通过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CT或MRI小肠造影等确认肠道炎症和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罗马IV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结合症状反复发作的特点判断,通常无须内镜检查。

4、治疗方向

克罗恩病需长期抗炎治疗,如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肠易激综合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配合饮食调整和心理干预。

5、并发症风险

克罗恩病可能引发肠狭窄、穿孔、营养不良或癌变,需定期监测。肠易激综合征虽症状反复,但不会导致肠道结构损害或恶性病变,预后相对良好。

日常护理中,克罗恩病患者需避免高纤维、辛辣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定期复查炎症指标;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记录饮食诱因,减少产气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若症状加重或出现便血、持续消瘦,均需及时就医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坏肚子会引发胰腺炎吗

吃坏肚子可能引发胰腺炎,通常由饮食不当、酒精摄入、胆道疾病、高脂血症、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1、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用不洁食物可能导致胰腺负担加重,诱发急性胰腺炎。此时需立即禁食,给予静脉补液,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片,每次400毫克,每日三次。 2、酒精摄入: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胰腺组织,增加胰腺炎风险。戒酒是关键,同时可服用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每次1-2粒,每日三次,帮助消化。 3、胆道疾病:胆结石或胆道感染可能阻塞胰管,引发胰腺炎。治疗需解除胆道梗阻,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每日1-2克,静脉滴注。 4、高脂血症:血液中甘油三酯过高可能诱发胰腺炎。控制血脂是重点,可服用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10毫克,每日一次,同时调整饮食结构。 5、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雌激素可能损伤胰腺。需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毫克,每日一次,保护胰腺功能。 胰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恢复期可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促进身体康复。定期复查胰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