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新生儿发热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烦躁哭闹、呼吸加快、拒奶或进食减少,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或抽搐。
1、皮肤发红体温升高时面部及躯干皮肤潮红,触摸有灼热感,建议家长立即松解包被并监测腋温。
2、烦躁哭闹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易出现持续哭闹,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3、呼吸加快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增快约4次/分,若伴随鼻翼煽动或呻吟需警惕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4、拒奶嗜睡严重发热可能导致脱水性嗜睡,家长发现尿量减少或前囟凹陷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
新生儿发热超过38℃或持续24小时未退需及时儿科就诊,日常注意保持室温22-24℃,穿着比成人少一件衣物为宜。
新生儿撑劲可能由生理性肌张力增高、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脑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抚触按摩、补充营养素、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肌张力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未成熟,常出现四肢伸展动作,表现为突发性肢体绷直。家长需每日进行被动操和温水浴,无须特殊治疗,3月龄后多自行缓解。
2、神经发育未完善大脑皮层对脊髓反射抑制不足导致肌群不协调收缩。建议家长采用飞机抱姿势缓解,配合新生儿抚触,避免过度包裹束缚肢体活动。
3、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日照不足、补充剂缺乏有关,表现为夜间频繁撑劲伴多汗。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配合户外日光浴,严重者可肌注维生素D3注射液。
4、脑损伤可能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喂养困难、异常哭闹。需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采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配合早期康复训练。
日常注意记录撑劲发作频率,保证奶量摄入充足,避免过度刺激,若伴随意识障碍或抽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