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吃玉米导致便秘怎么办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玉米导致便秘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吃玉米导致便秘可通过调整食用方式、增加水分摄入、补充膳食纤维、适度运动、使用通便药物等方式缓解。便秘可能与玉米食用过量、消化功能减弱、肠道蠕动不足、饮食结构单一、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调整食用方式

玉米含有较多不易消化的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建议将玉米与其他易消化食物搭配,如搭配粥类或蔬菜汤羹,减少单次食用量,每日不超过1根。烹饪时充分煮软或打成玉米糊,有助于减轻肠道压力。避免空腹大量食用玉米,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

2、增加水分摄入

膳食纤维需要充足水分才能发挥促进排便的作用。每摄入10克膳食纤维需配合至少200毫升水。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可选择温开水、淡蜂蜜水或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晨起空腹饮用300毫升温水能刺激胃肠蠕动。

3、补充膳食纤维

在控制玉米摄入的同时,可增加其他类型膳食纤维的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菊粉等能软化粪便,存在于苹果、香蕉、燕麦中。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可增加粪便体积,全麦面包、糙米是不错选择。两种纤维按1:2比例搭配效果更佳,每日总摄入量25-30克为宜。

4、适度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饭后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瑜伽中的扭转体式能刺激肠道,仰卧抱膝姿势可帮助排气。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盆底肌训练也能改善排便功能,收缩肛门肌肉每日3组每组10次。

5、使用通便药物

若调整生活方式无效,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药,或比沙可啶肠溶片等刺激性泻药。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短期可使用开塞露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依赖。中药麻仁润肠丸对燥热型便秘有效,需辨证使用。

便秘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晨起或餐后结肠活动最活跃时尝试排便。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若便秘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腹痛便血,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者建议进行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便秘会放屁

便秘时放屁增多通常与肠道蠕动减慢、粪便滞留发酵产气有关。便秘状态下肠道内粪便堆积时间延长,肠道菌群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气体增多,同时肠道蠕动减弱导致气体排出受阻,可能出现腹胀与排气增多并存的现象。

1、肠道蠕动减慢

便秘时结肠蠕动频率降低,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肠道平滑肌收缩力减弱会影响气体向直肠方向的推进,部分气体积聚在结肠弯曲部位。此时可能伴随下腹坠胀感,可通过腹部顺时针按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帮助促进肠蠕动。

2、粪便滞留发酵

干燥硬结的粪便在肠道内形成堵塞,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成为肠道菌群的发酵底物。细菌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时会生成氢气、甲烷等气体,积存的气体需通过肛门排出。这类排气常有明显异味,改善需从软化粪便入手,如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聚乙二醇4000散。

3、产气食物摄入

部分便秘患者可能摄入较多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试图缓解便秘,这类食物含低聚糖不易被小肠吸收。当大量未消化低聚糖进入结肠后,经细菌发酵会产生过量气体。建议暂时减少十字花科蔬菜、碳酸饮料的摄入,改为食用西梅、火龙果等缓泻水果。

4、肠道菌群失衡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产气菌过度增殖。艰难梭菌等致病菌代谢活动增强时,会产生硫化氢等具有腐败气味的气体。可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5、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排气增多伴腹痛,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肠道神经对气体扩张的反应过度,可能表现为频繁排气但实际气体量未超标。此类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调节胃肠动力,配合心理疏导改善症状。

建议便秘患者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晨起空腹饮用温水有助于刺激胃肠反射。适当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可增强腹肌力量促进排便。若便秘伴随持续腹痛、便血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建立固定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造成肛周损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