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小儿骨折常见部位有哪些症状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骨折常见部位有哪些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骨折常见部位症状主要有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等。小儿骨折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在小儿中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桡骨远端、尺骨、肱骨等部位。患儿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桡骨远端骨折时,手腕部位可能出现银叉样畸形。肱骨骨折可能导致上臂无法抬起。家长需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自行复位或按摩,以免加重损伤。

2、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多见于股骨、胫骨、腓骨等部位。患儿可能出现患肢无法承重、局部肿胀、淤血、畸形等症状。股骨骨折时,患儿可能出现患肢缩短或外旋畸形。胫骨骨折可能导致无法站立或行走。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步态变化,避免让患儿过早负重活动。

3、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在小儿中相对少见,但后果较为严重。患儿可能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姿势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神经损伤表现,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家长需特别注意高处坠落伤后的脊柱保护,搬运时保持脊柱轴线稳定,避免随意移动患儿。

4、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引起,患儿可能出现骨盆区域疼痛、无法站立、行走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合并内脏损伤,表现为腹痛、血尿等。家长需警惕外伤后患儿拒绝行走的情况,及时就医检查。骨盆骨折通常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早活动。

5、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在小儿中相对少见,多由直接暴力导致。患儿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受限、局部压痛等症状。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可能加重。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多根肋骨骨折可能导致反常呼吸,需紧急就医。

小儿骨折后家长需注意保持患肢制动,避免移动骨折部位。可先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冰敷减轻肿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避免延误治疗。恢复期注意营养补充,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愈合。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恢复活动能力。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玻璃体混浊后脱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玻璃体混浊后脱落通常由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病变、眼内炎症或眼外伤等原因引起。玻璃体混浊主要表现为眼前有漂浮物或黑影,脱落可能伴随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玻璃体液化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凝胶状态逐渐液化,胶原纤维塌缩形成混浊物。此类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须治疗,但若突然出现大量漂浮物或闪光感,需排查视网膜裂孔。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减少玻璃体牵拉风险。

2、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与视网膜内界膜分离时,可能撕扯视网膜血管导致出血性混浊。患者常见突发飞蚊症伴环形闪光,可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确诊。若合并视网膜裂孔,需采用激光封堵术或玻璃体切除术,防止视网膜脱离。

3、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高血压眼底出血时,血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混浊。患者多伴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需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改善微循环,或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新生血管。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积血。

4、眼内炎症

葡萄膜炎或眼内炎会导致炎性细胞渗出,形成灰白色团状混浊。急性期表现为眼红眼痛,可局部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配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可能需口服甲氨蝶呤片控制免疫反应。

5、眼外伤

眼球钝挫伤可能引发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震荡伤。伤后立即出现红色烟雾状混浊时,需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若B超显示视网膜脱离,应急诊行巩膜外垫压术。

建议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高度近视者应控制近视进展,减少剧烈运动。饮食可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或飞蚊突然增多时,需24小时内就诊排查视网膜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