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火器性颅脑损伤怎么办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火器性颅脑损伤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火器性颅脑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且危及生命的外伤,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并在专业医疗机构接受紧急处理。初期处理包括止血、清除异物和保护气道,随后需进行手术清创、内压监测与药物干预等综合治疗。
1、病因与伤害机制
火器性颅脑损伤是由于子弹、弹片等高速钝性物体穿透颅骨和脑组织所致。这种伤害往往会造成颅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损伤、血管破裂以及颅内出血。弹道路径及伤口破坏的范围导致伤害的复杂程度增加,且容易伴发感染。
2、现场急救处理
发现伤者时,优先确认其呼吸道通常,并根据需要实施心肺复苏。需压迫伤口止血,但避免用力触碰异物或者加深损伤。为避免颈椎损伤加重,应尽量稳固头颈部位。尽快联系急救人员,并在等待过程中保持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手术治疗与清创
在医疗机构中,脑外科医生会根据影像学诊断如CT或MRI,判断是否需开颅手术清除异物、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及血管。手术类型包括:
清创术:清除异物、碎骨片及死脑组织,降低感染风险。
脱骨瓣减压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进一步导致脑功能恶化。
封闭硬膜修复手术:修补硬脑膜减少炎症。
4、药物治疗与术后恢复
感染控制:术前可能使用抗生素,术后全程预防感染。
颅压监测药物:如甘露醇或呋塞米以降低颅压,保护脑细胞功能。
神经康复支持:通过调控激素或营养剂促进神经恢复。术后需加强康复训练,减少神经障碍及长期后遗症。
5、预防措施
生活中,应减少高风险活动,尤其避免使用枪械等造成意外。对于职业暴露高群体如军人或安保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如防弹头盔,尽量降低火器性损伤的发生。
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治疗需高度依赖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及时送医是成活的关键。同时,在术后应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改善生活质量。发现类似情况,请第一时间求助急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

感染性休克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严重创伤等原因引起。感染性休克是机体对感染的过度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细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是常见的致病菌。细菌释放的内毒素可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引发休克。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美罗培南1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 2、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等可引起严重感染。病毒通过直接损伤细胞或诱发免疫反应导致休克。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奥司他韦75mg口服,每日两次、利巴韦林200mg口服,每日三次、阿昔洛韦400mg口服,每日五次。 3、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真菌感染可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休克。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20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卡泊芬净5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伏立康唑200mg口服,每日两次。 4、寄生虫感染:疟原虫、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严重全身反应。寄生虫通过破坏红细胞或诱发免疫反应导致休克。治疗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氯喹600mg口服,每日一次、青蒿琥酯10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三次。 5、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等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创伤后感染风险增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休克。治疗需及时清创、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唑林1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克林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 感染性休克的预防和治疗需综合多方面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及时处理创伤,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或血液净化治疗。饮食上建议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运动上以适度活动为主,避免过度劳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