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术后震颤是正常现象吗?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术后震颤是正常现象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术后震颤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异常情况的表现。术后震颤通常与麻醉反应、体温变化、疼痛刺激等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

术后震颤多数由生理性因素引起。全身麻醉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寒战样震颤,这是由于麻醉药物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产热。低体温是常见诱因,手术中暴露体腔、输入低温液体均可引发。疼痛刺激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也可能诱发震颤反应。这类震颤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保暖、镇痛等措施缓解。

少数情况下震颤需警惕病理性原因。长时间手术可能因脑部缺氧导致基底节区损伤,表现为持续性震颤。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会引起肌肉痉挛性震颤。某些抗生素或麻醉药物的神经毒性反应也可能表现为震颤。若震颤伴随意识障碍、肢体无力或持续超过24小时,可能与颅内出血、癫痫发作等严重并发症有关。

术后出现震颤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生会通过体温监测、血液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判断原因。轻微震颤可通过加盖保温毯、调整输液温度改善。持续震颤可能需要静脉补充电解质或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建议术后保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突然移动体位,遵医嘱按时使用镇痛药物。如震颤伴有呕吐、头痛或肢体麻木需立即报告医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划伤需要打破伤风吗

划伤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需根据伤口深度、污染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较浅且清洁的划伤通常无须接种,而深窄伤口或被土壤、铁锈污染的伤口则建议接种。

皮肤表层轻微划伤且未接触污染物时,破伤风感染概率极低。此类伤口可通过清水冲洗、碘伏消毒处理,保持干燥清洁即可。日常活动中纸张边缘、干净刀具造成的浅表划伤多属此类,人体免疫系统可有效防御破伤风梭菌。

当伤口较深、边缘不整齐或接触过土壤、动物粪便、生锈金属时,破伤风风险显著增加。破伤风梭菌在无氧环境中易繁殖,穿刺伤、撕裂伤或污染严重的伤口需及时清创并接种疫苗。若患者超过5年未接种加强针或免疫史不明确,即使轻微污染伤口也建议接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受伤后应第一时间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和坏死组织。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加剧、异常疼痛或肌肉僵硬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破伤风感染的早期信号。疫苗接种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持续发热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