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水样便伴肠鸣音亢进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暂停摄入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馒头,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2、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含葡萄糖电解质配方粉,儿童需家长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
3、药物干预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调节菌群,洛哌丁胺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须遵医嘱使用。
4、病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需对症处理,肠易激综合征与内脏高敏感性有关,表现为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时需及时就医,婴幼儿腹泻家长需注意臀部护理以防尿布皮炎。
小三阳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通常提示病毒复制活跃度较低。
1、携带者定义乙肝病毒携带者指血液中持续存在乙肝表面抗原超过6个月,但肝功能基本正常且无显著肝损伤临床表现的人群。
2、小三阳特点小三阳状态下乙肝病毒DNA载量通常较低,但仍有传染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肝纤维化进展。
3、与肝炎区别单纯的病毒携带者无须治疗,但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肝脏影像学改变则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
4、定期监测建议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40岁以上患者需增加肝纤维化无创检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损伤药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接种甲肝疫苗可降低合并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