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中性粒细胞偏低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性粒细胞偏低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中性粒细胞偏低通常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⁹/L,可能与感染、药物因素、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 感染

病毒性感染如流感、风疹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减少。细菌性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可能因消耗过多引发粒细胞减少。寄生虫感染如疟疾也会影响粒细胞生成。这类情况通常随感染控制后逐渐恢复,无须特殊治疗,但需监测血常规变化。

2. 药物因素

化疗药物、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等可能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通过免疫机制破坏粒细胞。药物性粒细胞减少通常在停药后恢复,必要时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恢复。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合并感染。

3.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造血系统疾病可导致粒细胞生成障碍。这类疾病常伴随贫血、血小板减少,需骨髓穿刺明确诊断。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需血液科专科管理。

4.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产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导致粒细胞破坏增加。常伴有发热、关节痛等表现。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严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5. 遗传因素

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Kostmann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即表现为严重粒细胞缺乏。这类患者需长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感染,必要时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发现中性粒细胞偏低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口腔卫生、保持饮食清洁。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的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避免生冷食物,烹饪时彻底加热。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定期复查血常规,根据医生建议完善骨髓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血液科、风湿免疫科或感染科均可接诊相关病例,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溶血性贫血跟地中海贫血有什么区别

溶血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是两种不同的贫血类型,前者由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后者属于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疾病。

1、病因差异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包括免疫因素、感染、药物反应或机械性损伤红细胞等后天获得性原因,也可能与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有关。地中海贫血则是由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父母携带缺陷基因可能遗传给子女。

2、发病机制

溶血性贫血的核心是红细胞在血管内或脾脏中过早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地中海贫血因珠蛋白链合成不足,导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引发无效造血和溶血现象。

3、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常见急性发作性黄疸、浓茶色尿、脾肿大,可能伴随寒战发热。地中海贫血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重型患者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和肝脾显著肿大。

4、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特征包括网织红细胞增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地中海贫血可见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显示异常血红蛋白带,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

5、治疗原则

溶血性贫血需针对病因治疗,如免疫性溶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感染相关溶血需控制感染。地中海贫血轻症无须治疗,中重型需定期输血配合祛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方法。

两种贫血患者均需避免感染和氧化应激因素,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地中海贫血患者须进行遗传咨询。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出现贫血加重或并发症需及时血液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