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肚脐有点化脓没事吧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肚脐有点化脓没事吧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肚脐化脓需要及时处理,可能提示脐部感染。脐部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脐带残端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可能伴随发热或哭闹不安。

脐带残端脱落前护理不当是常见诱因,如未保持干燥、尿布摩擦或不当消毒。轻微感染可通过碘伏消毒和保持干燥缓解,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向外环形消毒2-3次,避免使用紫药水等遮盖性药物。尿布应折叠在脐部以下,防止尿液污染。若出现黄色脓液增多或异味,需就医进行脓液培养,可能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严重感染可能引发脐炎甚至败血症,表现为脐周皮肤发硬、红肿扩散或发热拒奶。此时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必要时进行脓液引流。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家长发现脐部出血、肉芽增生或持续渗液超过两周时,应排除脐尿管瘘等先天畸形。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是预防关键,洗澡时用防水贴保护,避免盆浴。选择透气纯棉衣物,每次换尿布后检查脐部。若发现异常分泌物,不要自行挑破或挤压,母乳喂养可帮助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出现发热、嗜睡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肚子硬硬的 鼓鼓的 怎么回事

新生儿肚子硬硬的、鼓鼓的可能由生理性胀气、喂养不当、消化不良、便秘、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胀气:新生儿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容易产生胀气,导致肚子鼓胀。此时可通过轻柔的腹部按摩帮助排气,如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 2、喂养不当: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瓶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宝宝吞入过多空气,引起腹胀。建议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确保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倾斜角度适中,减少空气吸入。 3、消化不良:新生儿消化系统较弱,容易因食物消化不良而产生胀气。母乳喂养的妈妈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油腻或易产气的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尝试更换为易消化的奶粉。 4、便秘:新生儿排便不畅可能导致肚子鼓胀。可通过增加喂奶量、适当补充水分或使用婴儿专用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5、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肚子硬鼓并伴有呕吐、哭闹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采取胃肠减压、输液或手术治疗。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保持腹部温暖,避免过度包裹。母乳喂养的妈妈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选择低乳糖或部分水解奶粉,减少肠道负担。适当进行被动操或轻柔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