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膜性肾病腿肿怎么办?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膜性肾病腿肿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膜性肾病腿肿可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使用利尿剂、应用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方式治疗。膜性肾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感染、药物毒性、肿瘤、遗传等因素引起。

1、控制蛋白质摄入

膜性肾病患者出现腿肿时需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蛋白尿。可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等,避免食用豆制品及红肉。患者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减轻肾脏压力。

2、限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需严格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钠盐潴留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患者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调味替代食盐。同时需监测血压,因钠盐摄入过多可能引发高血压,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建议使用限盐勺控制用量,逐步适应低盐饮食。

3、使用利尿剂

临床常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缓解水肿。利尿剂能促进钠水排出,减轻组织水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钾、肾功能等指标,出现乏力、心悸等低钾症状时及时就医。老年患者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风险,服药后避免突然起身。

4、应用免疫抑制剂

对于中重度膜性肾病患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他克莫司胶囊、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片等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但可能引起感染、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避免接种活疫苗。出现发热、牙龈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5、定期监测肾功能

患者需每月检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3-6个月检查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病情稳定者可延长至每年复查1-2次。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居家可每日测量体重、记录尿量,发现体重突然增加或尿量减少超过30%时应及时就医。

膜性肾病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加重水肿,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水肿部位破溃感染。冬季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诱发病情加重。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建议每餐七分饱,选择低磷低钾食物如冬瓜、苹果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病情控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毒症患者能不能吃狗肉

尿毒症患者一般不建议食用狗肉。狗肉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可能含有过量嘌呤,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高尿酸血症。

尿肉属于高生物价动物蛋白,每100克约含20克蛋白质,尿毒症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蛋白摄入量以减轻肾脏代谢压力。狗肉摄入可能导致血尿素氮升高,加速肾功能恶化。部分狗肉烹饪过程中添加大量盐分和调味料,可能引发水钠潴留和血压波动。狗肉中嘌呤含量接近150毫克/100克,代谢后产生的尿酸需通过肾脏排泄,可能加重高尿酸血症风险。部分地区的狗肉可能存在重金属蓄积问题,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毒素蓄积。

个别地区将狗肉作为传统药膳使用,若患者肌酐清除率尚可且营养状态较差,经临床营养师评估后可能允许极少量摄入。需确保肉质来源安全,采用水煮等低盐低脂烹饪方式,单次食用量不超过50克。合并高磷血症者需注意狗肉中磷含量较高,食用后需配合磷结合剂使用。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宗教或文化禁忌,需尊重个人饮食习惯。

尿毒症患者日常应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低脂牛奶等,严格控制每日蛋白质总量在0.6-0.8克/公斤体重。建议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血磷等指标,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煎炸。合并高血压者需将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日以下,高钾血症患者需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出现食欲下降或营养不良时应及时联系营养科调整膳食方案,必要时采用肾病专用营养补充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