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心律失常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心律失常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律失常可能由遗传因素、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血液检查等方式诊断。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小儿心律失常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这类患儿通常有家族病史,可能表现为心悸、晕厥等症状。确诊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2、心肌炎

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是儿童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感染后可能损伤心肌细胞,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等症状。患儿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前驱症状。治疗需卧床休息,医生可能开具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心肌营养药物,重症需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

3、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先心病可能导致心脏电传导异常,引发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这类患儿常有口唇发绀、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需通过手术矫正心脏结构异常,术前医生可能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控制心律。

4、电解质紊乱

腹泻、呕吐或饮食不当引起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导致心律不齐。患儿可能出现肌无力、腹胀等伴随症状。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散Ⅲ纠正电解质失衡,严重低钾时医生会静脉滴注氯化钾注射液,同时建议多食用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

5、药物副作用

氨茶碱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过量可能诱发窦性心动过速,部分抗生素如红霉素肠溶胶囊与抗组胺药联用可能延长QT间期。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发现患儿出现异常心率时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

家长需注意记录孩子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避免让孩子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心电图。饮食上适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暴饮暴食。若孩子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送往急诊处理。日常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但需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晒太阳需要把衣服脱了吗?

婴儿晒太阳一般不需要完全脱掉衣服,建议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遮挡躯干,暴露四肢皮肤即可。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促进婴儿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婴儿皮肤娇嫩,长时间直接暴晒可能导致晒伤或紫外线损伤。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的温和阳光时段,每次10-15分钟为宜。可让婴儿穿着棉质短袖连体衣,露出小腿和手臂皮肤,同时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和面部。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可选择树荫等散射光环境。若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难以达到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效果。

早产儿、黄疸患儿等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增加日光浴时间,此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调整暴露部位和时长。部分光敏感性皮肤病患儿则需严格避光。晒太阳后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发红干燥,可涂抹婴儿专用保湿霜。夏季高温时段应避免外出暴晒,冬季需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除日光浴外,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通过母亲补充维生素D来满足需求,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奶粉。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补充建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