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全麻术后腰痛可通过卧床休息、热敷理疗、药物镇痛、适度活动及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全麻术后腰痛可能与麻醉药物作用、术中体位固定、肌肉松弛剂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术后初期建议保持平卧位休息,避免腰部受力。选择硬板床或中等硬度床垫,可在膝下垫软枕减轻腰椎压力。卧床时每隔2小时协助患者轴向翻身,防止压疮并缓解肌肉紧张。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下肢麻木,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热敷理疗
术后48小时后可采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医院康复科可提供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
3、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性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中成药如腰痛宁胶囊具有祛风除湿作用。所有药物均需排除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异常等禁忌证后使用。
4、适度活动
麻醉清醒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术后24小时逐步开始床边坐起、站立训练。活动时佩戴腰围保护,动作需缓慢平稳。避免突然扭转或弯腰提重物,下床活动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延长至30分钟。
5、康复训练
术后1周起可进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如仰卧位臀桥运动、俯卧位飞燕式锻炼。康复医师指导下的悬吊训练、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荷。训练强度以不诱发剧烈疼痛为度,每周3-5次,持续4-6周可显著改善功能。
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促进骨骼肌肉恢复。避免吸烟饮酒影响组织修复。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屈膝姿势减轻腰椎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需排查椎间盘感染、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康复期间建议记录疼痛变化规律,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
胫骨平台骨折纵向敲击痛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镇痛、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胫骨平台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因素引起,纵向敲击痛是骨折后局部炎症反应和骨膜刺激的表现。
1、制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动加重疼痛。下肢需保持中立位,禁止负重行走。固定时间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决定,通常需要4-8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冷敷镇痛
急性期可在骨折部位冰敷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降低局部神经敏感度。注意避免皮肤冻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配合跌打丸等中成药活血化瘀。药物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反应,避免长期服用。
4、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可采用超声波、低频脉冲等理疗促进骨痂形成。康复期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移位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锁定钢板或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早期进行CPM机辅助锻炼。合并韧带损伤者需同期修复。手术能恢复关节面平整度,降低创伤性关节炎风险。
胫骨平台骨折恢复期需保持高钙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血液循环。康复训练要遵循医嘱逐步增加强度,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