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中国为什么这么多乙肝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国为什么这么多乙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中国乙肝患者众多主要与遗传、病毒传播途径、感染率高、疫苗普及滞后以及大众健康意识薄弱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健康教育和开展病毒筛查可以有效改善局面。
1、遗传与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容易通过母婴传播遗传给后代。在中国,历史上乙肝病毒在育龄女性中的高感染率,使得一代代新生儿易受到感染。很多孩子在出生时通过患病母亲的体液感染乙肝病毒,而这种传播方式一旦未采取有效阻断措施如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感染后易发展为慢性感染者。孕期乙肝筛查和母婴阻断技术至关重要,所有乙肝病原携带者孕妇应积极寻求产科医生的帮助。
2、病毒传播途径独特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垂直传播,包括输血、性传播、不安全注射操作等方式。在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医疗资源及血液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当的输血和注射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在一些落后地区,共用注射器或刀具等仍然常见,进一步扩大了乙肝的感染群体。
3、疫苗普及滞后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尚未将乙肝疫苗列入常规接种计划。直到1992年,全国范围内才开始推广乙肝疫苗,但覆盖率初期不高,而农村地区的儿童免疫计划更是大面积缺失。缺乏早期免疫保护的老年人群基础感染率较高,且部分成年人对乙肝疫苗接受程度低,这也是“乙肝多发”现状的重要成因。
4、大众健康意识薄弱
一部分人不了解乙肝的严重性,忽视了定期体检和病毒筛查的必要性。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疏于个人卫生等行为让病毒更容易传播。健康教育的不足使很多人误以为乙肝只是单纯的传染性疾病,而忽略了其对肝脏功能的长期损害,甚至可能导致肝癌的风险。
5、高感染率叠加高慢性化率
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同时部分人群感染病毒后容易慢性化。孩子在出生后感染乙肝病毒超过90%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而成年感染者的慢性化比例约为5%-10%。这一规律加剧了中国范围内“乙肝高负担”的现象,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推广全民健康教育、推动乙肝筛查和抗病毒治疗是减少感染人数的有效措施。我们每个人都应注重乙肝预防,定期体检、避免风险行为,并为易感人群提供医疗援助,共同助力全面控制乙肝发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乙肝疫苗注意什么

打乙肝疫苗可通过注意接种禁忌、观察不良反应、遵循接种程序、了解疫苗类型、做好接种后护理等方式确保安全有效。乙肝疫苗通常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接种禁忌:接种前需确认是否存在过敏史、免疫缺陷疾病或急性感染等禁忌症。过敏体质者需谨慎,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无法产生有效抗体,急性感染期间应推迟接种。接种前咨询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接种。 2、不良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乏力等轻微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接种后观察30分钟,确保无严重不良反应。 3、接种程序:乙肝疫苗通常需接种三剂,按0、1、6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确保按时接种,避免漏种或延迟。接种后需记录接种时间,以便后续接种安排。 4、疫苗类型:乙肝疫苗分为重组酵母疫苗和重组CHO细胞疫苗,两者均安全有效。选择适合的疫苗类型,确保接种效果。接种前了解疫苗成分,避免对某些成分过敏。 5、接种后护理:接种后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接种后避免饮酒,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定期复查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 接种乙肝疫苗后,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接种后定期复查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持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