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什么样的会癌变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囊息肉什么样的会癌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胆囊息肉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高度怀疑是否出现癌变:1、如果这类患者癌标出现异常,如CA199、CEA出现异常升高,高度怀疑是否出现癌变;2、影像学上,如果胆囊息肉在动脉期出现强化,高度怀疑是否有出现癌变;3、胆囊息肉短期之内迅速增大,如原来2-3mm,可能几个月之内长到5-7mm,迅速增大的情况也要高度怀疑是否出现癌变。建议有胆囊息肉的患者,每半年复查1次B超。如果高度怀疑胆囊息肉出现癌变做手术要格外小心。术中冰冻,明确是否发生癌变,如果发生癌变,手术就不是单纯做胆囊切除,而是要做胆囊癌根治术,切除胆囊,切除相关的胆囊床的肝组织,做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清扫,做规范的胆囊癌切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胰腺炎最先升高的酶

胰腺炎发生时,最先升高的酶是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通常在发病后2-12小时内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3-5天内逐渐恢复正常。血清脂肪酶的升高时间稍晚,但持续时间更长,通常在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可持续7-10天。这两种酶的升高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1、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消化酶,主要负责分解淀粉。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受损,淀粉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胰腺炎,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是胰腺分泌的另一种消化酶,主要负责分解脂肪。胰腺炎时,脂肪酶同样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脂肪酶水平升高。血清脂肪酶的升高时间稍晚于淀粉酶,但其特异性较高,持续时间更长,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3、影像学检查:除了血清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腹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显示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4、临床表现: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结合血清酶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胰腺炎,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5、综合诊断: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血清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和检查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 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清酶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和检查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胰腺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和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定期复查血清酶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