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发烧39℃没有感冒症状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抗感染治疗及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冰袋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每半小时复测一次。
2、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阿司匹林肠溶片,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
3、抗感染治疗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后使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或奥司他韦等药物。
4、就医检查若高热持续24小时不退或出现惊厥、皮疹,需排查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急诊查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明确病因。
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体温骤升时及时就医。
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加重、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有关,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罕见并发症。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侵袭鼻咽部时可能引发黏膜水肿,导致鼻塞性呼吸困难,可通过热蒸汽吸入缓解,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
2、急性支气管炎炎症向下蔓延至支气管时会出现咳嗽伴胸闷,可能与吸烟或冷空气刺激有关,表现为喘息和黏液痰,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氨溴索改善症状。
3、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肺泡会导致低氧血症,出现呼吸急促和胸痛,需氧疗并配合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连花清瘟等抗病毒药物。
4、哮喘急性发作既往哮喘患者感冒后易诱发气道痉挛,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严重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氨茶碱。
感冒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口唇发绀、平卧呼吸困难时需急诊排查心肌炎,恢复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