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发烧39℃没有感冒症状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抗感染治疗及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冰袋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每半小时复测一次。
2、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阿司匹林肠溶片,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
3、抗感染治疗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后使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或奥司他韦等药物。
4、就医检查若高热持续24小时不退或出现惊厥、皮疹,需排查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急诊查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明确病因。
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体温骤升时及时就医。
孩子咳嗽发高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等疾病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药物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敷。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退热贴,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2、补液护理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孩子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观察排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
3、药物干预体温持续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咳嗽剧烈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
4、就医指征若发热超过3天、出现呼吸急促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排除细菌性肺炎等严重感染。
患病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可食用雪梨粥、百合羹等润肺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咳嗽时帮助孩子拍背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