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肝病脸肿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病脸肿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肝病脸肿可能与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水钠潴留、肝肾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肝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症状。

1. 肝功能异常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影响蛋白质合成,进而引起面部浮肿。肝功能异常可能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保护肝功能。

2. 低蛋白血症

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脸肿。低蛋白血症可能与肝硬化、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全身浮肿、腹水、消瘦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

3.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浮肿。门静脉高压可能与肝硬化、门静脉血栓、血吸虫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

4. 水钠潴留

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醛固酮灭活减少,引起水钠潴留导致面部浮肿。水钠潴留可能与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增加、尿量减少、下肢浮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同时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

5. 肝肾综合征

严重肝病患者可能出现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水钠排泄障碍引起脸肿。肝肾综合征可能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肝衰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患者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肝移植等治疗。

肝病患者出现脸肿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肾脏功能、白蛋白水平等指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盐的食物,限制动物脂肪摄入,禁酒。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便干燥拉出血怎么办

大便干燥拉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使用药物、改善排便习惯、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大便干燥拉出血通常由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肠道疾病、痔疮、肛裂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摩擦和出血。建议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加重便秘。 2、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大便柔软,减少排便时的摩擦和出血。建议每天饮用至少8杯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这些饮料可能导致脱水,加重便秘。 3、药物治疗: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大便干燥和出血。常见的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10ml/次,每日2次、聚乙二醇4000散10g/次,每日1次和甘油栓每次1粒,每日1次。这些药物通过增加肠道内的水分和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摩擦和出血。 4、排便习惯:改善排便习惯有助于减少大便干燥和出血。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排便,避免长时间憋便。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使用坐便器时可以在脚下垫一个小凳子,使膝盖高于臀部,有助于排便。 5、就医治疗:如果大便干燥拉出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肛门指检、肠镜检查等,以排除肠道疾病、痔疮、肛裂等病理性因素。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或建议手术治疗,如痔疮切除术、肛裂修补术等。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至少8杯水。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排便,避免长时间憋便。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