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结石

荨麻疹并神经性皮炎该如何治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荨麻疹并神经性皮炎该如何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荨麻疹合并神经性皮炎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局部外用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或免疫异常引起,神经性皮炎可能与精神因素或皮肤屏障受损有关,两者合并时需综合干预。

1、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可缓解荨麻疹的瘙痒和风团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适用于轻中度荨麻疹。神经性皮炎伴随瘙痒也可通过抗组胺药物辅助控制,但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口服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广泛性神经性皮炎。短期使用能快速抑制炎症反应,但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或代谢紊乱。局部可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中强效激素药膏,薄涂于神经性皮炎增厚皮损处。

3、免疫调节剂

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顽固性病例。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对慢性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均有改善作用。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光敏性药物联用。

4、局部外用药物

神经性皮炎可联合使用尿素维E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修复皮肤屏障。荨麻疹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慢性期可尝试辣椒碱软膏调节神经敏感性。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破损皮肤处禁用刺激性外用药。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对慢性荨麻疹和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效。通过抑制皮肤内异常免疫反应和神经末梢敏感性,减少瘙痒和皮损复发。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20次治疗,治疗期间注意防晒和皮肤保湿护理。

患者应避免过热洗浴、辛辣饮食等加重瘙痒的因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记录饮食和接触物有助于识别荨麻疹诱因。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时可进行心理疏导,严重顽固病例建议皮肤科联合心理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双肾尿盐结晶怎么办

双肾尿盐结晶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干预。双肾尿盐结晶通常与水分摄入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代谢异常、尿路感染、泌尿系统解剖异常等原因有关。

1、增加饮水量

每日保持充足液体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浓度,减少尿盐结晶形成风险。建议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可均匀分配于全天,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优先选择白开水、柠檬水等低糖饮品,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夜间睡眠前2小时适当减少饮水量以防频繁起夜影响休息。

2、调整饮食结构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适当控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比例。草酸盐结晶患者需减少菠菜、坚果等富含草酸食物,尿酸结晶患者应避免饮酒及高果糖饮料。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3、药物治疗

枸橼酸钾颗粒可用于碱化尿液,抑制尿酸和胱氨酸结晶形成。别嘌醇片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尿酸生成,碳酸氢钠可调节尿液酸碱度。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合并尿路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存在肾绞痛症状可短期配合解痉止痛药物。

4、体外冲击波碎石

对于直径超过5毫米的尿盐结晶或已形成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物理分解。该治疗通过聚焦声波能量将结晶破碎成细小颗粒,配合体位调整促进碎片自然排出。治疗前后需加强水化,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暂时性反应,通常2-3日内缓解。

5、手术取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结石或复杂型肾盂结石,通过微创通道直接取出或激光粉碎结石。输尿管软镜手术可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晶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特点。手术治疗后需留置双J管2-4周,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无残留结晶。

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沉渣检查和泌尿系统超声监测,保持每日适度运动促进微小结石排出。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持续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长期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生化成分分析指导精准防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