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夏季孩子发低烧怎么办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夏季孩子发低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夏季孩子发低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夏季孩子发低烧可能与中暑、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脱水、积食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6-28摄氏度,可适当使用空调或风扇,但避免直吹。若孩子出现手脚冰凉,可适当保暖后再进行物理降温。

2、补充水分

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冰镇饮品。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观察孩子尿量,若6-8小时无排尿或尿液深黄,需警惕脱水。可适量给予西瓜汁、绿豆汤等清热解暑的饮品。

3、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如黄瓜、冬瓜、梨等含水量高的食材。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若孩子食欲不振,无须强迫进食,可少量多餐。

4、观察症状

家长需每2-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观察是否伴随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注意孩子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烦躁、拒食等异常需警惕。检查皮肤有无脱水征象,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低烧持续3天以上应就医。

5、及时就医

若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夏季常见疾病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性肠炎等均可能引起低烧。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感染药物,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夏季需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保证充足睡眠,勤换透气衣物。居家可常备电子体温计和退热贴。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避免空调病。若孩子反复低烧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家长应注重预防,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脖子淹了怎么办

宝宝脖子淹了可通过保持干燥、涂抹药膏、调整衣物、使用爽身粉、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宝宝脖子淹了通常由汗液积聚、皮肤摩擦、潮湿环境、清洁不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宝宝脖子淹了的主要原因是汗液积聚和潮湿环境。家长应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脖子,确保皮肤干燥。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损伤。在天气炎热时,适当增加擦拭频率,防止汗液滞留。 2、涂抹药膏:皮肤摩擦和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脖子淹了加重。可以选择含有氧化锌或凡士林的药膏,每天涂抹1-2次,帮助皮肤修复和防止感染。涂抹前确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药膏与汗液混合影响效果。如果皮肤有破损,建议使用抗菌药膏。 3、调整衣物:宝宝脖子淹了与衣物摩擦有关。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过紧的领口或粗糙的材质对皮肤造成刺激。在夏季,尽量选择无领或低领的衣物,减少脖子部位的摩擦。冬季也要注意衣物的透气性,避免过热导致汗液积聚。 4、使用爽身粉:爽身粉可以帮助吸收多余汗液,保持皮肤干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婴儿专用爽身粉,轻轻拍在脖子部位,避免粉末进入宝宝口鼻。使用前确保皮肤干燥,避免爽身粉结块。每次更换尿布或擦拭脖子后,可以适量使用。 5、及时就医:如果宝宝脖子淹了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可能已发展为感染。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药膏或口服药物,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感染类型。就医前避免自行使用不明成分的药膏,以免加重症状。 宝宝脖子淹了时,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对宝宝皮肤造成二次伤害。定期检查宝宝脖子部位的皮肤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