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痿病和痿证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同一类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痿病是中医对肢体痿弱无力类疾病的统称,涵盖多种病因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其核心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或湿热浸淫,致使筋脉失养。典型表现为四肢或局部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可能伴随感觉异常或反射减弱。临床常见类型包括肺热津伤型、湿热浸淫型、脾胃虚弱型等,需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痿证更强调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概念,特指符合痿病特征且经过辨证确定的证候类型。例如肝肾亏虚证表现为腰膝酸软伴肌肉萎缩,脾胃虚弱证出现纳差乏力与肢体萎软并见。诊断需结合舌脉特征,如肝肾阴虚者多见舌红少苔脉细数,湿热内蕴者常见舌黄腻脉滑数。不同证型对应差异化的治则,如清热润燥、健脾益气或滋补肝肾。
日常需避免久坐久卧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可适度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饮食宜选用山药、薏苡仁、莲子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油腻。症状持续或伴随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补益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