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谷草转氨酶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谷草转氨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正常时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含量较低,但相应细胞受损时候,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谷草转氨酶释放进入血,使其血液浓度可以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零到四十单位每升,当谷草转氨酶明显的升高时,谷草转氨酶比谷丙转氨酶大于一倍的时候,提示肝实质的广泛的损害,预后的是不良的。这两种酶是存在心肌肝脏中的较重要的两种酶,只要这两脏器受损才会大量释放到血液当中来,平常人体含量比较低;偏低多是因为喝水血液稀释或脏器功能较好的时候才会偏低,没有任何的意义,实际上极少数人也有为零的情况,都是正常的。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谷草转氨酶偏高最常见的原因。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的时候,胆红素和谷草转氨酶都会比正常偏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主要有乏力、黄疸、脾肿大、深色尿和贫血相关表现。慢性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发生的贫血,可能与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因素有关。

1、乏力

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常表现为持续性的疲劳和活动耐力下降。这种乏力感在轻度活动后尤为明显,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患者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表现。

2、黄疸

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血红蛋白分解会产生大量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时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慢性溶血性贫血的黄疸通常呈轻度至中度,可随溶血程度波动。部分患者可能首先发现尿液颜色加深或粪便颜色变浅。

3、脾肿大

脾脏是清除异常红细胞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工作会导致脾脏代偿性增大。体检可在左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脾脏,严重者可出现左上腹饱胀感或疼痛。脾肿大可能进一步加重红细胞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4、深色尿

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经肾脏排泄会使尿液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医学上称为血红蛋白尿。这种现象在血管内溶血时更为明显,晨起第一次排尿颜色最深。长期血红蛋白尿可能增加肾小管损伤风险。

5、贫血相关表现

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等典型贫血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孕妇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

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诱发溶血的因素如感染、某些药物等。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出现发热、乏力加重或尿液颜色明显加深时应及时就医。根据病因不同,治疗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术等,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