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胆囊息肉

体检查出胆囊息肉怎么办?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体检查出胆囊息肉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胆囊息肉在医学上归总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假性息肉与真性息肉。假性息肉也称非肿瘤性病变,约占明胆囊息肉病人中82%,多为胆汁代谢异常引起的胆固醇结晶析出,属良性病变,这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另一种假性息肉称为炎性息肉,是由于反复多次的胆囊炎症。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发的胆囊息肉且小于1cm,不需要手术,可继续观察。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结石的情况看,一般药物治疗没有什么效果了,可以考虑用微创保胆取息肉的治疗方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细菌性肝脓肿处理原则

细菌性肝脓肿需遵循抗感染治疗与脓液引流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措施有早期足量抗生素使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营养支持及原发感染灶控制。细菌性肝脓肿多由胆道感染、腹腔感染或败血症等引起,临床表现为高热、右上腹痛及肝区叩击痛,需根据脓肿大小、位置及患者全身状况选择个体化方案。

1、抗生素治疗

初始经验性用药需覆盖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常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及甲硝唑注射液。获得药敏结果后应调整为敏感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至影像学显示脓肿吸收。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广谱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

2、经皮穿刺引流

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单发脓肿,在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引流,可联合生理盐水冲洗。该方法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但需注意避免损伤血管及胆管。引流液应送细菌培养,每日记录引流量与性状,引流管通常保留至每日引流量少于10毫升。

3、手术切开引流

对于多房性脓肿、脓液黏稠或穿刺引流失败者,需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引流。术中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留置多根引流管保证充分引流。合并胆道梗阻者需同时处理胆道病变,如胆总管探查取石或胆肠吻合术。

4、营养支持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配合肠内营养制剂可纠正负氮平衡,严重者可短期使用人血白蛋白。限制脂肪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影响感染控制。

5、原发灶处理

合并胆道结石需行ERCP取石或胆囊切除术,腹腔感染需清除感染灶。血源性感染者应排查心内膜炎等远处感染源。控制原发感染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所有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脓肿破裂,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腹痛变化。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及豆制品,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促进肝细胞修复。术后3个月内禁止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出现持续发热或体重骤降需及时返院复查增强CT,警惕脓肿复发或膈下感染等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