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一般儿童患有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般儿童患有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白血病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早期表现可能与其他常见疾病相似,建议家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发热

儿童白血病早期常出现反复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之间。发热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免疫功能有关,也可能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感染。患儿可能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

2、贫血

贫血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活动后气促、食欲减退等症状。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会抑制正常红细胞生成,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患儿可能出现易疲劳、嗜睡、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家长需观察孩子日常活动耐力,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

3、出血倾向

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血小板减少是主要诱因,可能伴随口腔黏膜血疱、结膜下出血等表现。家长需避免孩子剧烈运动,使用软毛牙刷,发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临床可能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改善症状。

4、淋巴结肿大

多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直径常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差。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系统可能导致肝脾肿大。家长需定期检查孩子体表淋巴结,避免按压肿大淋巴结,发现持续增大应就医完善淋巴结超声检查。

5、骨关节疼痛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四肢长骨或胸骨压痛,夜间疼痛明显,可能被误认为生长痛。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腔内异常增殖会引发骨膜牵拉和骨质破坏。家长需关注孩子疼痛部位、频率和程度,避免剧烈运动,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镇痛药物。

家长应保证患儿充足休息,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质饮食,避免生冷及坚硬食物。注意口腔和会阴部清洁,减少感染风险。定期监测体温和出血倾向,严格遵医嘱进行血常规复查。治疗期间需避免接种活疫苗,减少公共场所暴露,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或严重出血等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两个月宝宝吐奶呛到肺里怎么办

两个月宝宝吐奶呛到肺里应及时采取侧卧位拍背清理气道,并尽快就医评估肺部情况。呛奶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需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单次奶量}、{喂奶后拍嗝}、{必要时医疗干预}等方式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宝宝头偏向一侧,用纱布巾清理口鼻残留奶液。采用空心掌快速轻拍背部肩胛区5-6次,利用重力帮助排出气道异物。避免竖抱拍背,防止奶液反流加重呛咳。若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急促,需即刻就医。

2、调整喂养姿势

采用45度半卧位喂养,头部高于胃部水平。奶瓶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乳汁,减少空气吸入。母乳喂养时注意含接姿势,避免乳汁流速过快。喂奶过程中可暂停1-2次,观察宝宝吞咽节奏。

3、控制单次奶量

两个月婴儿胃容量约90-120ml,需按需喂养但单次不超过100ml。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应减少20%奶量。可选用防胀气奶瓶,每喂养30ml后暂停拍嗝。记录每日吐奶频率,超过3次需咨询医生。

4、喂奶后拍嗝

竖抱拍嗝需持续10-15分钟,采用坐位拍背法效果更佳。拍嗝后维持右侧卧位30分钟,利用胃解剖结构减少反流。若拍嗝后仍频繁吐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胃肠功能。

5、必要时医疗干预

若呛奶后出现发热、呼吸呻吟或血氧下降,可能继发吸入性肺炎,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或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严重呼吸困难需住院氧疗。

日常需选择适合月龄的配方奶粉,喂奶后2小时内避免更换尿布或剧烈活动。家长应学习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消毒喂养器具。如宝宝吐奶呈喷射状或伴有血丝,需排除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器质性疾病,建议尽早就诊儿科或急诊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