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黏膜出血为主,比如血尿、胃肠出血、鼻出血,也可有关节出血以及深部肌肉出血、手术后出血不止等。在某些生理状态以及急慢性疾病发作时,均有可能使血小板数量升至400×109/L以上,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没有明显症状者不必处理,如果是伴出血或血栓等,可行血小板单采术,进一步来缓解孩子的症状。血小板过高,可短时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凝聚药,预防血栓并发症。患者应多喝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小儿肥胖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和必要时药物辅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盲目减重影响生长发育。

1、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替代精制碳水化合物,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豆类。避免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采用清蒸、水煮等低油烹饪方式。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体重变化,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2、增加体力活动

每日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或球类运动。减少静态活动时间,屏幕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家长可陪同参与家庭运动,建立运动习惯。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损伤关节。体重基数较大者可先从快走、水中运动等低冲击项目开始。

3、行为干预

记录饮食和运动日记,识别诱发暴饮暴食的环境因素。设定阶段性减重目标,采用奖励机制强化正向行为。家长需避免用食物作为奖励或安慰,培养规律进餐习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不良进食模式,如情绪性进食或夜间加餐。

4、心理支持

关注儿童因肥胖产生的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避免体重羞辱。开展家庭心理教育,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预防抑郁等并发症。家长应注重培养身体积极性,帮助建立健康自我形象认知。

5、药物辅助治疗

仅适用于严重肥胖且伴有并发症的青少年,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可抑制脂肪吸收,利拉鲁肽注射液能调节食欲。用药期间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不良反应。禁止12岁以下儿童自行使用减肥药物,所有治疗需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每3-6个月监测身高体重变化。保证每日充足睡眠,创造无电子产品的卧室环境。学校与家庭需共同参与,避免提供高热量零食。若合并黑棘皮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应及时转诊专科治疗。长期维持健康习惯比短期减重更重要,需预防青春期后体重反弹。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