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皮脂腺痣有什么危害?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皮脂腺痣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亚铃
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皮脂腺痣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好发于头面部或颈部,尤其见于头皮。以皮脂腺增生为特点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是一种器官样痣,主要成分为皮脂腺。多数为单发。头皮损害表面无毛发生长。少数患者在本病的基础上可发生附件肿瘤,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瘤,其次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其它尚有报告发生皮脂腺腺瘤、透明细胞汗腺瘤、汗管瘤、顶泌汗腺囊腺瘤、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者。此外,在极少数病例同时还具有“神经皮肤综合征”的表现,即智力迟钝、抽搐、眼发育异常等神经方面的缺陷,或伴有骨骼的畸形。伴发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异常,称为皮脂腺痣综合征,后者是表皮痣综合征的一个亚型。皮脂腺痣一般不影响健康的,不过,可能会逐渐长大的目前建议去当地医院皮肤科确诊,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偏高怎么回事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偏高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偏高常见于格雷夫斯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与甲状腺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治疗包括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10mg每日一次,或丙硫氧嘧啶片50mg每日三次,严重时需考虑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切除术。 2、甲状腺功能亢进:抗体偏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心悸、体重下降、多汗等症状。治疗以药物为主,如甲巯咪唑片10mg每日一次,同时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调整剂量。 3、甲状腺功能减退:抗体偏高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治疗通常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如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每日一次,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4、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是抗体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功能异常。治疗以对症为主,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同时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偏高,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需特别关注。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饮食上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适量摄入富含硒的食物如巴西坚果、鸡蛋;运动上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护理上需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