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支气管结核的高发人群主要有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者、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者。
1、免疫力低下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人群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导致支气管结核,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增加,可能引发支气管结核,需控制血糖并联合使用乙胺丁醇、链霉素等药物治疗。
3、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屏障功能,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概率,戒烟后配合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可改善病情。
4、密切接触者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异烟肼等药物。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保持室内通风,加强营养摄入,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及时就医。
艾滋病急性期腹泻通常表现为水样便或稀便,每日超过3次且持续1周以上,可能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免疫系统激活症状。
1、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细胞,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控制症状。
2、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或隐孢子虫等病原体乘虚而入引发感染性腹泻,通常伴有腹痛及血便。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更昔洛韦、硝唑尼特等靶向药物治疗。
3、药物副作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为用药后2-4周内出现的短暂腹泻。必要时可调整治疗方案为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耐受性更好的药物。
4、菌群失调免疫缺陷导致肠道益生菌定植障碍,可检测粪便菌群后补充布拉氏酵母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
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进行HIV核酸检测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电解质平衡并记录排便特征供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