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术后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术后青光眼通常由房水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瘢痕形成、原有疾病进展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控制眼压,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2、激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可改善房水引流,适用于部分早期病例,需评估前房角结构后实施。
3、手术治疗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或小梁切除术可重建房水流出通道,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需警惕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
4、生活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用力屏气等行为,控制每日饮水量,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视野和视神经情况。
术后需持续监测眼压和视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及可能升高眼压的药物,出现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青少年视力下降可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深海鱼、菠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叶黄素酯、维生素A软胶囊、DHA藻油、越橘提取物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用眼卫生干预。
一、食物1、蓝莓富含花青素,有助于促进视网膜细胞再生,缓解视疲劳。
2、胡萝卜含β-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持角膜正常功能。
3、深海鱼富含DHA和Omega-3脂肪酸,对视觉神经发育有积极作用。
4、菠菜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能过滤有害蓝光保护黄斑区。
二、药物1、叶黄素酯作为视网膜重要成分,可改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恢复能力。
2、维生素A软胶囊预防夜盲症,维持视紫红质合成,需避免过量服用。
3、DHA藻油促进视觉信号传导,适用于用眼过度的青少年群体。
4、越橘提取物增强微循环,改善视网膜血流供应,需遵医嘱使用。
日常需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