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两种不同的健康问题,前者属于免疫系统反应,后者与消化酶缺乏有关。
1、发病机制牛奶蛋白过敏是免疫系统将牛奶蛋白识别为有害物质引发的过敏反应;乳糖不耐受因小肠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无法被分解吸收。
2、症状表现牛奶蛋白过敏常见皮肤瘙痒、呕吐或呼吸困难等速发反应;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在饮奶后数小时出现。
3、诊断方法牛奶蛋白过敏需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诊;乳糖不耐受可通过氢呼气试验或基因检测判断。
4、处理原则牛奶蛋白过敏需严格避免含乳蛋白食品;乳糖不耐受可选择低乳糖奶制品或补充乳糖酶制剂。
日常饮食中可选择豆浆、燕麦奶等替代品,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鉴别诊断。
怀孕食道灼烧感可通过调整饮食姿势、少量多餐、食用碱性食物、服用抑酸药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激素变化、子宫压迫、胃酸反流、食管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姿势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至少30分钟,避免立即平卧。使用枕头垫高床头15厘米,减少夜间胃酸反流概率。
2、少量多餐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小份量进食,避免胃部过度充盈。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刺激食道黏膜。
3、食用碱性食物适量饮用低脂牛奶,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可进食香蕉、燕麦等温和食物中和胃酸。
4、服用抑酸药物碳酸钙口服混悬液、铝碳酸镁咀嚼片等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严重反流需在产科医生评估后使用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
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餐后2小时内避免弯腰动作。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下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