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夏季感冒患者需注意避免高温直吹、及时补充水分、合理用药和调整饮食作息,常见诱因包括空调使用不当、免疫力下降、病毒传播和冷热交替刺激。
1、避免高温直吹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8℃以内,出汗后应擦干再进入空调环境。
2、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大量摄入冰镇饮料。
3、合理用药轻度症状可选用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发热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
4、调整饮食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
出现持续高热、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
小儿咳嗽可通过按摩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足三里等穴位缓解。按摩需由家长轻柔操作,配合温热毛巾敷背效果更佳。
1、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家长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有助于缓解咽喉刺激引发的干咳,每日可重复进行。
2、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双手拇指交替推按,能宽胸理气,适合痰多咳嗽,按摩前可涂抹少量婴儿润肤油。
3、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两指处,用掌根上下推擦至皮肤微热,对风寒咳嗽有效,建议家长在患儿睡前操作。
4、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横指位置,拇指点按可健脾化痰,适用于反复咳嗽,配合腹部顺时针摩腹效果更佳。
家长需注意观察咳嗽性质,若伴随发热、呼吸急促或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医,按摩时保持环境温暖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