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危险因素暴露史,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0.7是核心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需结合多维度评估。患者通常存在长期吸烟、职业粉尘接触或空气污染暴露史,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肺功能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0.7可确认存在持续气流受限。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并评估肺气肿程度。动脉血气分析对判断是否合并呼吸衰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需进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筛查以排除遗传因素。
确诊COPD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避免吸烟及有害气体吸入,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冬季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营养均衡的饮食能维持呼吸肌力量。出现急性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没有区别,两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英文缩写均为COPD。该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与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有关,如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等。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体重下降、乏力等表现。诊断需结合肺功能检查,治疗包括戒烟、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氧疗等措施。疾病名称的差异仅为中文表述习惯不同,医学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完全一致。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日常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规范使用吸入装置。饮食上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以改善心肺功能。建议定期复查肺功能,出现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