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尿道结石长时间不排出可能对肾脏造成影响,主要风险包括尿路梗阻和肾功能损害。若结石未及时排出,可能引发肾积水、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不全。
尿道结石长期滞留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增加肾盂内压力,逐渐形成肾积水。肾积水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腰部胀痛、排尿困难。结石长期刺激尿路黏膜还可能诱发反复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感染与梗阻共同作用会加速肾实质损伤,严重时导致肾皮质变薄和肾功能下降。
少数情况下结石可能自行排出或通过药物辅助排出,但多数超过4-6周未排出的结石需要医疗干预。特殊类型的结石如鹿角形结石更容易造成肾盂持续受压,这类情况即使无症状也建议积极处理。部分患者可能因结石位置特殊或存在尿道狭窄等解剖异常,使结石更难以自然排出。
建议出现排尿异常或腰痛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超声或CT评估结石位置及肾脏状况。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帮助小结石排出。已确诊结石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